过度防疫、“一刀切”实施防疫工作要不得

2022-08-29 10:46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对防疫工作都不遗余力,但有些地方不执行中央防疫工作“动态清零”的统一号令,某些主要干部为了避免涉疫被追责、避免因防疫不力而丢掉“乌纱帽”而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对防疫工作层层加码,将不该封闭的也封闭、不该隔离的也隔离,甚至不惜成本异地运输隔离,即使大幅度增加防疫成本和防疫负担也在所不惜。这些“一刀切、防疫过度”的做法,实际上背离了防疫工作的初衷,也让防疫工作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最终带来的不是积极因素而是消极的影响。

      网民吐槽一:我的老家在河南省某村,近期返乡回家,自然知道现在防疫正在关键时期于是咨询家乡当地卫健委返乡政策。我们按照卫健委同事进行了相关登记,届时返乡。开车到老家,正常下高速,测温扫码就回家了。第二天发现河南健康码变黄码啦,于是就咨询卫健委人员,需要符合“三天两检”政策,我们正常按照时间做核酸。等到第4天。我们去村委会登记黄码变绿码。村委会人员互相推脱,村委委员让我找村长,村长让我找村委委员。互相踢皮球,当时我着实上火。最后给我的决定是居家隔离7天。等到第7天,到村委会转码,最后村委委员还是按照3天2检的政策给我转的码。我感觉我被坑了,便气呼呼的返京啦。我能理解,所有干部都害怕头上的乌纱帽丢了;我更能理解,家里的医疗条件不足以应对新冠病毒;我还能理解,我咨询完政策是可以返乡要是不可以我就不回去了。但是,政府人员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理解一下我们,互相推诿,拖延时间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网民吐槽二:某高校的这种做法让人们反感。当前,我国新冠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的总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精神。然而,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问题,有部分高校从疫情出现开始就采取了封闭的措施,实行“一刀切”的做法。笔者认为,“一刀切”既是一种懒政,也是对宝贵防疫资源的浪费。“一刀切”的方式把应负之责、应担之险一推了之,这种变相的不作为,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现。这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会降低学校的公信力,影响学校的口碑。疫情防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群众的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而学校“一刀切”式的做法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会让学生对学校产生负面的情感,对学校的防疫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造成对于学校不良的舆论风气。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大学本该是学生快乐学习和生活的场地,但是就“一刀切”的情况来看,学校仿佛变成了囚禁学生的牢笼,让学生本该度过一段美好的快乐的大学时光变成了一段苦不堪言的过往。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的领导干部思想上对疫情防控的政策理解出现了偏差,搞“一刀切”,觉得顶多是方法不当,岂知“独辟蹊径解民忧,出了问题还得自己兜”,脑袋上的“乌纱帽”还是被摘掉了,反而得不偿失。

      2022年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关于对“防疫过度、‘一刀切’”等行为的整改通知,明确提出疫情防控“九不准”,要求在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的前提下,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等过度防疫的做法,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少省市自通知发布后还是我行我素,不惜违背联防联控政策,为了“乌纱帽”,损害“动态清零”政策下的群众利益。

      2022年6月24日,国家卫健委通报了:河北省保定市、邯郸市、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等4个地市,存在过度防疫、“一刀切”等情况,对来冀返冀人员、特别是对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区人员盲目采取管控措施,扩大人群管理范围。

      青海省对低风险地区返青人员要求提前24小时填报信息,抵青后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返回居住社区后,工作人员上门贴封条,完成三天两检且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允许出门。

      辽宁省朝阳市、锦州市高铁站对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的乘客,仍要求再做核酸检测,并收取乘客19元费用。

      今年8月初,河北省石家庄新乐市发现疫情病例后,一个新词“实行静默管理”代替了以往的“封城管理”,笔者不得不佩服这个脑洞大开的“发明者”,这个“换汤不换药”的“静默管理”至今被多地疫情防空管理部门作为屡用屡爽的热词使用着。

      最近,从各地相继出台“静默管理”的疫情管控方式看,“静默管理”在形式上与“封城管理”没有多大区别。那么从“静默”的字面上看,笔者认为比“封城”更严格,所谓保持“静默”即是保持静止不动及安静不能说话,那么,如果一个城市实行“静默管理”是不是除了不让人们出门也不让群众说话了?如此下去民声何在?舆论何在?出台“静默管理”的地区是不是不让老百姓发快手、发抖音等自媒体诉说心声了?无论何时,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经济建设都应该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为十几亿人口的生活需要是刚性的,绝不会因为任何因素而发生改变,没有足够的物资保障,人民群众就不得安宁,社会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可怕局面。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防控以来至今,我国各地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大部分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后皆有经济损失,甚至经营困难到关门倒闭的现象,大部分普通非公职老百姓的收入大幅下滑甚至花光了积蓄开始返贫,家庭基本生活开始靠网贷负债度日者屡见不鲜,尤其是不少自由职业者、进厂务工人员等找不到工作,贷款购房家庭还不起银行贷款等等。据了解,这几年的疫情导致了全民贫富分化急剧加大,资本开始向少数人手中转移,过度的疫情防控已经给城镇居民中非公职人员家庭造成的压力尤为突出,应该引起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在,持续的疫情和防疫工作已经对经济建设、对人民尤其是大部分非公职人员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工作人员在做防疫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真正理解并按照国务院关于对防疫“动态清零”的统一指导思想,做到工作人员要勤快、防疫对象要精准、防疫服务要周到,让人民真正的感觉到“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对经济复苏给大家带来的好处,从而形成自发的全民防疫、全民健康意识。同时,疫区还要创造条件对辖区精准切片解封、解禁,越是精准越是细致越有利于恢复生产,将疫情的不利影响面降到最低,将防疫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这才是人民政府的公务员,人民的勤务员。

(作者:国廉评论员窦兰芳、胡世群、吴天喜)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