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09:4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这是我国继2011年以来,第二次从国家层面对外发布的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白皮书。”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叶民表示,白皮书充分展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与成效,以及对全球气候治理所作出的突出贡献,系统反映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张、智慧和方案。
基本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
“作为气候行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坚定践行者,近年来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叶民说。
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成效。“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叶民表示。
全国碳市场不断完善。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的碳排放量超过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此外,我国低碳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推进,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全社会低碳意识也不断提升。在做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在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实施细则制定上发挥了历史性作用。
稳妥有序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白皮书指出,中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尽管如此,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中国迎难而上,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践不断取得新进步。
叶民表示,采取更有力度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充分挖掘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发展以及制度政策创新、各领域改革带来的温室气体减排巨大潜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国计划以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比主要发达国家用时大大缩短,面临更艰巨的能源和产业转型任务。”叶民表示,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立足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稳妥有序,科学部署,扎实推进。
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的约束性指标分解到地方加以落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落实;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加强相关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提升全民低碳意识。
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白皮书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中国积极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是《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之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大会,将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谈判。“我们期待各方相向而行,发达国家要充分展现积极建设性和灵活性,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国别目标和政策的国家自主决定属性,避免在已经原则达成一致的问题上,再出现立场倒退,甚至重开谈判。”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孙桢表示。
“中方主张此次大会应当发出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尊重多边规则强有力的政治信号,各方要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和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制度安排,在尊重不同国情的基础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叶民说。
孙桢表示,中方愿与大会主席国英国一道,坚持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多边议事规则,保持密切沟通协调,推动本次大会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遗留问题的谈判。
《 人民日报 》( 2021年10月28日 02 版)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