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0 15:50
【代表之声】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杭义洪代表: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场聆听了二十大报告,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锚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目标,牢记使命担当,强化科研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决打赢国家战略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陈海波采访整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代表:发挥好高校科创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这为做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上,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独特优势,即高端人才汇聚地和培养地优势,努力培养一批心怀“国之大者”的科创人才。同时,要坚持“四个面向”,瞄准真问题,推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努力做到科技创新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需要相结合,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记者 樊荣采访整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院长任全彬代表: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航天科技四院作为主力军,必须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不断引领和推动中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前进方向。同时,坚持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发挥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国民经济,让航天技术更好地为全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记者 张蕾采访整理)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王丛林代表:持续推动高水平研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与我从事的行业息息相关,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使命任务、主责主业紧密相联。作为国家安全和能源安全的战略基石,核动力院始终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激发科技自立自强活力;坚持系统思维,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自主研发,协同社会资源,持续推动高水平研发能力建设;坚持人才引领驱动,不断壮大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 陈海波采访整理)
上海市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代表: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上海市徐汇区是科创大区,有150余家国家级、市级科研平台和高等院校,115位两院院士工作生活在这里,活跃着一大批战略科学家、青年科创人才、优秀科创团队。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培育让各类创新要素汇集、碰撞、聚变的“土壤”,便于生长出更多“参天大树”。我们将发挥科创资源优势,加强“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资源协同创新,致力于打造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地,推进“产、城、人”深度融合。
(记者 颜维琦、殷泓采访整理)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黄桃翠代表:让科研成果惠及农民
如何让油菜含油量更高,是我一直努力攻关的方向。这些年跟油菜打交道,我们培育的高含油油菜品种实现了从“三碗菜籽榨一碗油”到“两碗菜籽榨一碗油”的跨越。在培育油菜新品种的道路上,我和团队不断刷新着自己的纪录。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我倍受鼓舞。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业供需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增值增效的重要举措。实现种源自主可控,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我将继续奋斗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用种业科技创新改变农业,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农民,为保障粮油安全贡献力量。
(记者 樊荣采访整理)
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江北公司数控车工阎敏代表:创新离每个人都不远
作为一名航天人,我深切感受到十年来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参与其中,非常自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贡献一份力量。在承担火箭发动机喷管的加工任务中,我和团队成员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最近对一枚火箭的舱段壳体进行车加工时,遇到壳体壁薄、零件刚性差、材料加工难的情况。我们创新设计使用了3个工装,解决了难题。这种小创新、小发明积少成多,最终可能带来巨大变化。做好身边事,创新离我们每个人都不远。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