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廉评论员窦兰芳、李军
2023-07-04 15:05
人才作为一种资源,本身不具有政治属性。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经常从体制内、体制外的视角看待问题。体制内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为全民所有制;体质外是市场经济体制,为非公有制经济。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加强政治引领,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切实把广大人才特别是体制外人才团结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来。近年来,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体制外人才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人才结构和人才需求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当前,对体制外人才的管理和使用还存在有以下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滞后于体制外人才的发展需求。人才发展“重体制内、轻体制外”现象明显,相比体制内人才完善的信息库,体制外人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统计比较匮乏,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职能部门对体制外人才发展状况把握不准,支持力度不足。部分企业也并不重视提升培养开发人才的能力,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开发培训体系。
二是服务管理跟不上体制外人才的发展速度。由于体制外人才流动性大、难把握、难管理,导致对体制外人才的管理服务难以跟上,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重视不够,。体制外人才能参各类学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人才管理方式方法灵活,不适应体制外人才的发展需求。
三是成果转化受限于体制外人才的发展环境。体制外人才的发展缺少切合实际的政策性框架,体制外人才所关注的市场准入,职称等资格认定、流动,以及成果评审等方面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保障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给体制外人才发展成果的转化推广造成了瓶颈和阻力。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
一要加强体制外人才的政治引领。我们通常把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委政府部门等机构内工作的人才称之为体制内人才,除此之外便是体制外人才。当前,我国70%以上的人才分布在体制外,他们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而且分布的行业广泛,成长经历、专业背景、工作环境、性格特点等千差万别。相对于体制内人才而言,体制外人才队伍更加庞大而复杂,开发管理的难度系数也更高,加强对这支队伍的政治引领尤为重要。
加强体制外人才政治引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迫切需要。由于成长环境不一样,人才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然存在差异,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看法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信息社会,很多人才尤其是体制外人才思想活动相对独立,差异较大,其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相较于体制内人才而言更容易出现一些偏激的思想观念。加之不少体制外高端人才都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西方月亮格外圆”的观念并非个别现象。而且,有些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领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强化思想教育,加强政治引领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社会繁荣稳定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加强体制外人才的政治引领就必须加强对体制外“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视,要鼓励体制外人才优先入党,给予他们更多的政治培训和入党引领。
二是要不拘一格引人才,破立并举,让体制外人才有奔头。由于传统体制观念和机构定额限制,体制外人才在待遇落实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缺乏价值认同,容易造成心理落差。我们要实行更富活力的人才工作策略,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畅通体制外人才依法合理进入体 制内渠道,对工作实绩突出、模范作用发挥显著的体 制外人才,破除身份限制,经组织程序认定,可直接选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开辟“绿色通道”特设聘用,对特定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各项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项目合作、挂职服务等方式汇集优秀体制外人才。要依托“两新”组织等职能部门,结合人才需求计划、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缺程度,每年明确一定的体制外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体制外人才。
三是要转变管理方式。体制外人才分布领域广、涉及行业多,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更加多元、复杂,受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影响相比体 制内人才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我们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治引领策略,要逐渐淡化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之间的界线,出台适用于各类人才的一般性政策法规。推行“政策引导+中介服务+权益监督保障” 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强化对体制外人才的管理职能。人才管理部门要树立全面、开放、平等的科学人才观,以“以岗选人、竞争择优、重在使用”为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现有体制外人才,要本着最大的诚意,努力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各类人才评选表彰中,提高体制外人才比例,对从优秀体制外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条件下优先落实相关待遇,提升他们对现有体制机制的认同感,增强体制外人才融入实现伟大梦想征程的归属感。
四是要优化育才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优势,优化服务,加强对体制外人才的思想引领和感情交流,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切实解决体制外人才的后顾之忧。有针对性地组织体制外人开展党建培训,增强政治意识,增进政治认同,提升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深入挖掘表彰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爱才、敬才、惜才、容才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才获得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体制外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渴望被尊重、希望受认可。要实行更加有效的人才服务保障策略,充分发挥党的组织政治优势,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与体制外人才结对帮扶机制,加强思想联系和感情交流,做好走访慰问,及时解决工作生活难题。支持和保障体 制外人才创新创业、优先发展,实现增人数与得人心有机统一。开展“人才周”活动,对体制外人才的创新成果和先进事迹着重宣传,通过营造舒适宽松的人才环境,增强体制外人才的获得感,促进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断向国家的伟大事业凝聚。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