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是一种境界

2022-09-06 22:13

   “慎独”是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也是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有的一种修养境界。
  “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慎其独”的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
  历史上有很多“慎独”的生动例证。康熙将“慎独”概括为“暗室不欺”,并告诫子孙:“《大学》、《中庸》俱以慎独为训。”林则徐在居所悬挂一块醒目的横额,上书“慎独”二字,以警醒、勉励自己。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认为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强调道德修养必须达到这种境界,即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也能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强调在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的对抗中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慎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慎独”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之一。而那些腐败分子,往往也是从“独”时、“独”处不“慎”,滑向犯罪深渊的。他们有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嘴上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动上却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鱼肉百姓”;嘴上说“密切联系群众”,行动上却是“密切联系帮派”;嘴上说“艰苦奋斗”,行动上却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注重为官的道德修养,面对各种私欲没有“慎独”克己的能力。
  领导干部“慎独”,具体应做到“十慎”:一是慎始,把好“第一次”关口,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是慎终,做到精神支柱不倒、权力期权不用,防止晚节不保。三是慎权,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买官卖官。四是慎欲,不被钱、色、名等私欲俘获,做到“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五是慎内,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防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六是慎友,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防止被损友“拉下水”。七是慎微,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防止小节上的蜕变。八是慎言,要敢于讲真话,讲话要利于团结,防止口无遮拦。九是慎断,要深入调研,科学决策,防止违背规律、主观武断。十是慎威,不滥施权威,不压制民主,不压制人才。
  “慎独”的要义在于勤自修,日日不辍。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既要以贤人的高风亮节怡情养性,又要以贪官身败名裂的教训自警。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如此每日“三省吾身”,我们才能逐渐达到“慎独”之境界。

(作者:国务院参事室原特约研究员、国廉评论专家委员 刘日)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