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德:一树板栗的增收“栗”量

2023-10-02 09:27

赶在中秋前,老舒和焦定芳两口子总算可以舒坦地过个团圆节,因为忙碌了个把月的板栗采摘全部结束,也就意味着一季的收成落入了口袋。

见到老舒时,他正打完板栗回来,听说记者来看看今年收成,还未放下家伙什的他,老远处就迎了过来。

搬来小板凳,院落里坐定后,两口子“显摆”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整齐的一沓钱,“这是今天扫尾卖的板栗钱,一共是1335块,最后一茬了。”说这话时,老舒顺手把当天板栗换来的钞票又仔细细数了一遍,随后小心翼翼地装进口袋。

老舒,原名舒顺江,是广德市柏垫镇凤桥社区的板栗种植大户,60多亩板栗林,一种就是30多年。

每年一入秋,就是板栗成熟的季节,也是老舒最忙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丰收的仪式感,对于老舒来说,就是挥杆打板栗。

看着整筐整筐的栗子,老舒的欢喜溢于言表:“今年雨水充沛,板栗果实饱满,一亩能收三四百斤板栗米,是个不折不扣的丰收年。”

累累的果实挂在枝头,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

\"焦定芳在林下忙着剥壳取栗。程力摄\"

焦定芳在林下忙着剥壳取栗。程力摄

板栗树变成“摇钱树”,也并非一夜之间的事,这和当地多年来因地制宜发展板栗产业有很大关系。

身为“中国板栗之乡”,广德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清嘉庆年间,这一带就大规模种植板栗,并作为“贡品”名噪大江南北。又因所产板栗性状稳定、抗逆性强、高产稳产,成了当地农业生产的主打产业,给百姓留下了独特的自然馈赠。

柏垫镇凤桥社区地处黄山余脉和天目山余脉交汇处,日照、土壤等条件得天独厚,适合优质板栗生长,近年来,板栗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全社区拥有栗农500余户,常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400万斤。

\"老舒在板栗林挥杆打栗。程力摄\"

老舒在板栗林挥杆打栗。程力摄

“我们对板栗有感情。”老舒的爱人焦定芳接过话茬,“10年前不单单是产量好,价格也卖得俏,光是我们家一季就能卖12万元,好多村民都富了,那个时候,两年就能盖一栋房。”

焦定芳的话一点也不夸张,自家的两层小楼,就是2013年种板栗盖起来的,“当时还专门请熟人设计了一番,现在看也不过时。”

\"新鲜采摘的广德板栗。程力摄\"

新鲜采摘的广德板栗。程力摄

但种板栗是个苦差事。老舒告诉记者,“今年8月28日开杆,天天和采茶一样,早出晚归,一天下来满手都是剥栗子的痕迹。”说这话的时候,老舒顺手把胳膊伸到记者面前,粗糙的手臂上布满了栗蓬扎出的红点。

入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树果实累累,沉甸甸的栗蓬挂满枝头,咧开“嘴巴”,露出“笑脸”。老舒两口子,便忙着挥杆打栗、蹲捡栗蓬、剥壳取栗、装筐入袋,感受丰收的喜悦,“一季下来平均每天进账1500元左右,今年年成好,收了1.8万斤的板栗米,当天采当天卖,都是现钱,卖了6万多元。”

\"在凤桥社区板栗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在40万斤。程力摄\"

在凤桥社区板栗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在40万斤。程力摄

布满沟壑的板栗树干,道出的是岁月沧桑,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展示的是未曾改变的勃勃生机。和老舒一样,板栗种植是很多栗农放不下的营生,板栗产业在助农增收、振兴乡村的同时,也传递着幸福“栗”量。

(责编:黄艳、张磊)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