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体教融合,让高水平竞技人才竞相涌现

2021-11-26 05:24

      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孙竞)“德智体美劳,一个都不能少。体育一直都是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力发展学校体育,为的就是擦亮体育的育人价值,夯实青少年全面发展之基。”近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体教融合是大势所趋,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同时也能让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竞相涌现。

体育发展好了,精气神儿就提高了

     “我们从小学到大学,有一门课从来没有中断过,那就是体育。大多数人认为体育可以锻炼身体,但实际上体育的价值比这个丰富得多。”王殿军表示,体育比赛有输赢,而且要在规则下不能乱来,规则意识、正确的输赢观,甚至是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都能通过体育来培养或提升。“有观点认为发展体育会影响学习,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体育好了,人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有了精气神儿,学习效率还会低吗?”

      秉持这样的理念,清华附中在体育方面重点做好“两件事”:一是开展体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个孩子读书期间体育不打折扣;二是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学校有35年历史的马约翰体育特长班,选择了一批特别有体育才华的孩子,运用专业的教练资源和训练设施,确保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后备人才。” 王殿军说。

重视文化教育,是对体育生的一生负责

      马约翰体育特长班是清华附中实践“体教融合”的成功典型,如今已为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输送了645名优秀的学生运动员。“体育特长班的特色,就是特别强调孩子的文化课知识学习。”王殿军认为,传统体校文化课程相对弱化,但竞技体育是一种比赛,不是单靠蛮力就可以取胜的,要斗勇,也要斗智。“在清华附中,最要紧的就是保证孩子的文化修养。我们每天训练两三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文化课。到高中,训练压力稍微大一点,我们会单独编班、调整节奏,系统地安排,保证他们的文化课和训练两不误。”

      除了让学生变得更有智慧、更有修养外,体育特长班重视文化课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在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的潜力可能没有预想的那么大。另外,意外受伤在运动里也是常见的。再者,即使在竞技体育体系中非常成功,获得冠军了,也总有退役、转行的一天。如果前面的教育没有任何储备,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所以我们重视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负责。”王殿军表示。

竞技人才培养要尊重规律、尊重科学

     “我们探索另外一条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道路,那就是依托常规教育,做好体教融合。”谈及竞技人才培养管理特色经验,王殿军认为,讲究科学和规律十分重要。“不是盲目加大训练量,孩子就会更快取得成绩。马约翰体育特长班这么多年成绩优异,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经过体系化培养的必然结果。”

       王殿军分享了学校体育的“三个层次”理念。第一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做广播操、上体育课,保证身体的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让整个身体机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第二是让孩子在读书期间发现兴趣项目,通过社团和特殊活动,让他们不断练习,成为伴随终身的运动爱好。第三是发现孩子的天赋,把他当成未来的优秀运动员来培养。

     “如果我们的教育都有差别、有特色,让每个有运动天赋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的教育,那么我们国家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可以层出不穷。”王殿军表示,未来清华附中要进一步挖掘和总结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教融合这些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规律,希望能够在更多地方推广,让更多孩子受益。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