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文章|刘红辉:保持清醒 善于知止

作者:刘红辉

2023-02-25 20:23

  “知止常止,终身不辱”。近期,师市纪委全会上的反腐败专题片耐人寻味,使人深思。在片中,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对照党章、回望初心时都十分悔恨。但他们的醒悟太迟了。在任时,他们忘记“国之大者”、丢掉民之期盼,为了个人名利,不收敛、不收手、不知止,最终走上不归路。这些都深刻地警示了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欲想清正廉洁、造福人民,就要及时醒悟、善于知止。

  一个人时刻保持清醒,就会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东汉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县令王密拜访,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深感惭愧,怏怏而去。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体现了杨震的醒悟。反之,倘若总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无人知晓,就会做出这样那样脱纲离谱、违法乱纪的事。

  事实证明,头脑醒悟了,灵魂清醒了,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我们党很多优秀的干部都特别重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从不给人以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贪腐的念头。他们在思想上保持清醒警醒,以不贪为宝,以气节为尚,以清廉为名。醒时有清意,睡时得清身。做到醒悟,一方面要以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为榜样,锤炼党性,提升境界,保持操守;另一方面要以反面典型为例子,真正在心中警醒起来,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让他人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醒悟之后,贵在有所行动。这个行动很重要地体现在知止上。《道德经》中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古时,许衡不吃路边梨、包拯不持一砚归、张伯行不取民之脂膏,是一种“止”。在我们党内,杨善洲不为私用权、杨业功不收一张宣纸,也是一种“止”。正是这样的“止”,体现了他们强大的意志力、自制力,也让他们成为一名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行于可行,止于当止。”随着党规党纪的不断完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来越要求党员干部具备知止的能力。“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如果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管不住小节,伸了手、湿了鞋,就会受到纪法的惩处。党员干部应强化纪律意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以纪律为准绳,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丧失了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未能做到知止善止。这也警示我们,要做到清正清廉,既要清醒坚定,又要行动有力;既要“识得破”,又要“忍得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新征程上,做到醒悟觉悟、知止善止,很重要的就是既守牢底线,又追求高标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坚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崇高风范。(刘红辉)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