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6 06:15
“一案一账户”,执行案款线上流转、线上审批、线上发放、全程留痕;全程监管,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及时发放将被督办和约谈……自2020年执行案款收付管理软件投入使用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两级法院案款发放平均用时14天,同比降低了51.6%。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南京法院紧跟群众需求的节拍,深入查找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顽瘴痼疾,以制度创新清“淤点”、通“堵点”、解“难点”。今年以来,全市法院首次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71.92天,全省最少;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实际执结率位居全省第三。
执转破 清长期无解的“淤点”
据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市法院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约有1/4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而被迫终本,每年约有2.5万件案件进入终本案件“池”中。近三年,全市法院首次执行终本案件总数达73507件。大量的终本案件,使法院如同“阴天背稻草”,受案压力越背越重,而案件当事人也对终本程序颇有微词。
如何既能妥善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能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还有可能使“生病企业”疗伤养体、重返市场经济的战场?
执行制度与破产制度具有天然的内在衔接需求。南京法院探索建立和完善破产制度,化解执行环节无解的执行不能问题。
“通过执行转破产,根据当事人的不同情况,符合破产重整的,采用破产重整方式救活企业;符合破产清算的‘僵尸企业’,采用破产清算的方式实现市场出清;符合破产和解的,由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南京中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执转破”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充分利用破产和解、重整等制度优势,落实股东清算责任,促进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是司法让我的企业重获新生!”东宁公司法人代表王永有对法院采用破产重整方式救活企业的工作深有感触,“我从亲身经历体会到,企业稳定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司法的支持与保障。”
这家从事建筑安装工程、资质优良的企业,因涉23起纠纷、欠款1000多万元无力偿还而被申请破产。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受案后分析认为,该公司虽然暂时无力全部足额清偿债务,但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偿还债务的潜在能力,遂通过多次召开债权人会议,促使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法院对东宁公司资产采取“活封”“活扣”等灵活措施,不仅使申请执行人实现全部债权,也使东宁公司涅槃重生。
据统计,全市法院首次执行终本案件中,涉及自然人为被执行人的案件占比达72%。不久前,南京中院出台《关于开展被执行人(自然人)经济更生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法院“个人破产”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探索中。
2020年12月,南京市高淳区人民法院裁定批准谷某个人债务清偿计划并终结个人债务清理程序,成为南京“个人破产”第一案。不久前,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南京全市两级法院开展“与个人破产制度功能相当的试点工作”。
据了解,“执转破”制度虽然好,但并非没有“门槛”。初筛被执行人有无资格、二核首执终本案件现状、三看能否提高清库效率、终查诉讼案件底数,南京中院对“执转破”设定严格的审查把关程序,从制度设计上防止一些终本案件从“池”中跳入“执转破”的“筐”中。
一组数据展示成效。2020年以来,南京两级法院共移送执转破案件270件,中止执行案件3563件。其中,破产立案受理218件,适用简易破产程序审理135件,已经宣告破产和终结破产程序案件218件,共终结执行案件2206宗,平均审理期限不到4个月,每审结一件执转破案件平均消化10件执行积案。
建窗口 通梗阻不畅的“堵点”
“执行拖”与“执行乱”,是执行中的痼疾。许多慢与乱的现象,都与管理梗阻有关。规范执行程序,才能打通执行“堵点”。
集中办理执行当事人初次接待、制发法律文书等8类事务性工作,提供执行过程记录等5类技术服务,承担繁简分流等4项管理职责——这项由江苏高院推行的执行“854”工作模式,将执行工作清单化,用制度管人,按程序执行。
程序化不能同质化。南京两级法院执行局局长坐在一起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在一次次头脑碰撞中,一个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运行“854”模式的构想逐渐形成。
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先行试点。2019年,秦淮区法院创设执行指挥中心,建立起以执行指挥中心为中枢,以“执行案件无纸化”与“执行事务中心”为依托的民事执行实施权“一体两翼”新机制。试点经验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在全省推广。
一站式服务的“执行事务中心”因便捷、暖心而受到群众喜爱。“执行案件可多端立案,有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立案、有自助的ATM机立案、还可柜台办理。”拿到胜诉判决书的王女士在秦淮区法院选择了自助立案,半小时后她的手机便收到了立案提醒。
“执行案件全流程信息公开,有案不立、拖延立案成为过去。”秦淮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夏婕说。
让王女士暖心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这起欠款纠纷执行案件很快被分配指挥中心副主任名下。在材料扫描入库形成电子卷宗后,事务中心工作人员集约化开展执行工作:集中制发文书组与集中线上、线下查控组、办理委托执行事项小组相互协作,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15天后,王女士就被告知财产执行已到账。
过去办案靠“一人包案到底”或“团队包案到底”,不仅存在效率低的弊端,还容易出现执行乱象。改革后的执行指挥中心实行“大中心小团队”办案模式,执行被分成若干段,送达、找人查物、网拍辅助、事项委托等由专门小组统一完成。案件实行繁简分流,简单案件由专门小组快速执行,要求15天左右结案;无财产执行的案件进入终本“池”中;复杂疑难案件流转给专门团队办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执行方式下,案件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告别人情案、关系案。
规范出效率。“同样是办250件案件,我感到轻松很多。”秦淮区法院办理疑难复杂案件组执行法官唐修荣说,“过去,一周我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在查人找物的路上,现在可以静下心来研究案件。”近两年,唐修荣每年办理的各类执行案件都在700件以上。
不光执行过程,执行案件管理平台也处处体现管理的精细。
以终本案件为例,“存在少量案件财产未处置完毕、未穷尽所有财产调查措施”是南京中院对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终本案件全面评查后发现的问题。针对此,两级法院上下联动,各基层法院设立终本案件管理组,责任明确到人。市中院统一管理监督,将终本案件录入全市执行案件管理,优化审批程序,让恢复执行提速。省高院近日通报的评查结果显示,南京法院终本案件恢复执行的平均用时最少、速度全省法院最快。
合众力 解执而未果的“难点”
2020年12月31日,南京中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公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入住高档星级酒店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法院与公安共同完成旅游业治安管理系统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对接,可自动、实时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进行比对核查。
这个被媒体称为向执行正义迈出新的一步的惩戒新规11条,进一步挤压了“老赖”的生存空间。
惩罚“老赖”需要合众力。南京中院公布的材料显示,目前南京法院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点对点”系统的信息源已经拓展到金融、不动产、人口、车辆、公安、税务、公积金、支付宝等17个领域。今年初,南京中院又与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将不动产线上查询、查封嵌入“点对点”系统中,通过指挥平台可一键查询全市7家不动产登记中心的被执行人信息。
公开曝光失信者,才能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南京法院举而不穷,不断开启曝光新方式。
“我的南京”APP是南京人便捷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有近八百万人关注的服务平台,因司法入驻而更添人气。目前,平台已内嵌律师调查令、案件信息查询、失信信息查询、执行悬赏、执行曝光、司法拍卖等模式。与此同时,南京法院定期与今日头条、龙虎网等30多家互联网平台开展执行直播活动,活动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强大的舆论压力让“老赖”无所遁形。
不光有反面惩罚,也有正向激励。
被执行人杭州某公司因为疫情等原因,未能如期支付调解约定的债务。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面临被限制高消费、纳入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被执行人主动联系法官,承诺还款期限,申请信用保护。在征得原告方同意后,高淳区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主动履行证明书》。这也成为南京法院适用信用保护和修复机制,对主动履行的被执行人实施正向激励的第一案。
南京中院制定下发的《关于推行被执行人信用保护及信用修复激励机制破解执行难问题的若干规定(试行)》,是南京法院打造诚信南京、法治南京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实践。
“根据文件要求,人民法院对尚未适用或已适用信用惩戒措施的被执行人,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应给予信用保护或信用修复,激励其主动履行;对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还可给予相应信用正向激励。通过‘正向激励+信用修复’,可以鼓励和引导被执行人纠正失信行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南京中院副院长衡阳表示。(赵兴武 栗娟)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