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捞纠纷”诱发舆情风波 警方处理结果引质疑

2023-11-19 09:39

在山西太原柳巷夜市购买水果捞,称重后要47元,因觉得价格太贵拒绝购买,却遭到摊主强制要求购买。叫来自己的父亲后,两人被摊主骂“没钱就不要把你家畜生放出来”,摊主还称她是其父亲的“小三”。随后,山西太原15岁女生拒买47元水果捞被骂“小三”事件引发关注。



(网传冲突现场截图)

对此,8月10日,太原警方通报了案件的调查处理结果,经查,消费者因售价等问题与“水果捞”经营者及其亲属等3人发生争执。公安机关依法对涉事经营者及其亲属、消费者父亲等人处以行政处罚。而此次通报结果非但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对官方处置结果的不满和质疑,助推事件进一步发酵,有网友认为这是“各打五十大板”,这样执法不合理。还有网友提出了三点质疑:“店家到底有没有缺斤少两”“两斤半水果捞卖47元是否合理”“女孩父亲为何被罚款500元”。



(警方通报截图)

面对舆论愈演愈烈,8月12 日,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区分局官方微博进一步回应,此次回应内容包含了案件详情、证据支持、处罚依据。该通报赢得了一定的舆论认可,然而,因未就是否足称、价格是否合理等矛盾根源问题进行回应,社会舆论难以完全信服。



(警方回应截图)

8月13日,摊主向拒绝购买47元水果捞的女孩致歉,对方予以接受。至此,舆论热度开始呈现逐渐消退态势。

分析师点评:一场由一份小小的“水果捞”引起的纠纷,因牵涉了未成年人权益、相关执法是否到位等而引发全民“观战”,无论是当事双方还是警方都深陷其中。

从舆情处置角度来看,面对声势浩大的网络讨论和不断发酵的舆情,当地警方先后两次发布警情通报,回应网友关切,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第一次回应就事发原因及处罚结果进行了通报,针对舆论关切,官方又发布了有理有据第二次回应,详叙了8月7日晚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的全过程,介绍了对该事件处罚的证据支持及法律依据。这种连续回应说明问题的做法是社会良性互动该有的模式,但从舆论反馈来看,对于两次回应舆论并不买账。

究其原因在于:一是第一次回应中对事情关键细节及处罚依据未予以说明,引发各种行政处罚的“网络之疑”涌现网络,反而刺激了舆情的进一步发酵;二是此事虽涉及了治安管理问题,但这件事的核心争议点,是水果捞的价格问题以及是否缺斤少两没有足秤,属于市场监管层面,理应由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回应。

然而此次应对处置过程中,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各自为营。警方的两次通报中,均未提及摊贩是否有“鬼秤”行为,市场监管局的两次回应中也仅表示正在调查此事,并且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仍迟迟未抵舆论场。问题的“火源”未被掐灭,是导致频频救火而火不灭的根本原因。

此次事件给我们的应对处置工作带来了一些警示,一是面对复杂的、争议较大的事件处置时,及时回应把握舆情话语权和主动权固然重要,但只给答案显然是不行的,严谨详细的调查过程呈现,有理有据的处罚依据才能令各方信服,定分止争;二是抓住问题的本质,正面回应问题,才能有效避免话题转移、次生舆情的产生;三是舆情事件中涉及的各方需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提升舆情处置质效,谨防关键问题回应缺失、口径不一等引发舆情升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衍生网络暴力等次生舆论危机,事件已经由一起消费纠纷演变成线上到线下的暴力事件,诸如“水果捞”店主的身份信息、电话微信号等隐私不断被截图曝光,社交平台有人对涉事“水果捞”进行直播扔鸡蛋,甚至周围也有店铺因被探访者错认导致无辜受牵连,并且出现了地域黑言论,给当地形象带来负面影响,此类风险在以后的舆情危机处置过程中也值得警惕。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