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2 09:45
长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养老社区举办生日会。 |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大湾区内地城市也逐渐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业内专家认为,在“跨境养老”方面,港澳和大湾区内地城市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内地有着丰富的土地和人力资源,港澳则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和丰富的社会养老服务经验,两者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应,不仅有利于满足港澳社会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而且还将激活大湾区医疗养老产业,互利共赢。
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
欧阳良,香港人,是众多选择在广东江门养老的港澳老人之一。虽已至耄耋之年,但老人家身体健朗,每天都会围着所住的养老院跑上几圈,按他的话说,江门这里环境好,空间大,跑步很舒服。每次看到有港澳老人来此咨询,他都会主动上前,热情地向他们介绍这里的环境和自己在这里生活的情形。老人常说:“希望越来越多的港澳老人可以到这里来养老,因为这里真的很好。”
确实,同样4000多元的月租,在香港只能住狭窄的床位,在内地却可以住宽敞的单间,这笔账老人算得很明白。事实上,除了收费相对便宜外,内地养老院的环境和设施配备也都更好。内地养老院一般都主张“医养合一”,即院舍融合医疗及养老,部分养老院有24小时驻诊医生,有的则位置毗邻医院,对长者健康的支持度更好,而且户外空间大,对长期病患长者能有更好的照顾。娱乐设施方面,大部分月租4000多元的养老院已备有包括健身中心、游泳池、卡拉OK房等配套,老人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惬意地安排日常生活。
“过去养老主要在于解决吃、穿、住、医、用等日常生活必需的问题,是‘生活必需型’养老。现在,养老将由‘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发展。”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韶认为,如今的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需求也更高。因此,大湾区不少养老机构也适应这一趋势,开设老年大学,推出古典舞、民族舞、声乐等课程,这些都大大丰富了赴内地养老的港澳老人的生活。
舒缓港澳社会养老压力
港澳都是长寿社会,居民平均寿命达到84岁以上,人口老化指数正在不断上升,给社会保障、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都带来不小压力。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近日在网志中介绍说:“到2040年,香港总人口将达到811万,人口急速老龄化,住宅房屋也呈现‘老龄化’,长者的住屋及社会设施等均对土地有很大需求。”对于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港澳社会普遍共识是需要未雨绸缪。
推动和发展“跨境养老”,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估算,截至2020年约有54万名香港永久居民经常在广东省生活,当中16.5%(即约9万人)为65岁或以上。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主席林正财认为,香港在医疗、社会服务、规划等方面做得不错,但用地和人手是“最大的两座山”。而大湾区内地城市在这两方面的资源总体较多,如果在此多建养老院,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澳门,“跨境养老”已不再是新鲜词。近年来,粤澳为推动澳门居民在横琴养老,合力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24小时通关,常住横琴之澳门居民的医保试点,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的引进,集养老、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澳门新街坊”的兴建等。预计2023年,“澳门新街坊”就将竣工,这个为澳门居民专门打造的集住房、医疗、教育、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有望为大湾区“跨境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全新的示范和借鉴。
香港工联会广州中心主任邵建波认为,从长远来看,港澳老人赴内地养老将是未来的大趋势,如果福利政策能支撑的话,希望回内地养老的港澳老人应该会越来越多。在妥善安置养老者的前提下,更可有效减轻香港和澳门的养老压力。
吸引资金发展养老产业
大湾区在医疗养老方面的巨大机遇和市场,吸引着资金和人才涌入。2019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其中6次提及“养老”,特别提到要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等。如何和政策做好对接,抓住产业发展黄金机遇?业内人士都在探索。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前司长、南丰集团行政总裁梁锦松去年底表示,他正在广东省内寻找机会,探索设立若干国际医疗养老试验区。他认为,在国际医疗养老试验区内,应允许同时使用内地、港澳和先进医疗国家的药物和技术,允许内地、港澳和国际合资格医生在试验区内执业,鼓励港澳及国际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内地医疗数据和香港医管局的数据对接等。梁锦松表示,这样的试验区可带动大湾区医疗养老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满足内地民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医疗养老服务需求,为港澳同胞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养老服务。
“大湾区内地城市需要完善养老、康复、临终关怀等老年生命产业链,吸引港澳地区长者。”从事养老社区建设的泰康之家首席执行官邱建伟表示,该企业计划在珠海、惠州等地寻找社区专门解决港澳长者的养老需求。邱建伟认为,未来若能完善大湾区的医保等政策,将会更好地促进大湾区养老产业发展。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