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信访等与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作者:国廉评论网 李彦良

2024-12-06 21:33

       今年5月20日,中央领导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阐述关于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时指出:“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发展所需,顺应民心所向,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是新时代的重大论述和判断。改革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不适应、不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影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领域的种种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会后发布的会议公报,“改革”一词被反复提及,出现了50多次,成为“第一热词”。《决定》共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改革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上”。当前社会,有一个最不该也最容易被错待的普遍现象是信访。老百姓有了冤情无处可诉,上访几年甚至几十年还是回到原处,而且其间产生许多激化矛盾的情节。最冷静、专业的信访工作者也多是原封搬运问题,移交人事,不介入实质问题。结果是上访者严重占用社会资源,甚至扰乱治理秩序;执政者对上访者防不胜防,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上访者历经长时间辛苦也自认为看透了社会,严重毒化心灵,仇视社会,成为危险的负面因素。

       其实,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问题是时代的号角、人民的心声,以为人民服务、推进社会进步为宗旨的共产党人,应该像哨兵一样关注问题、侦查问题、破解问题。个别问题当机立断,立整立改,普遍问题反映到组织,研究系列措施、建立必要机制,这就是改革。

共产党进城赶考,就是要答卷。人民是出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躲着问题走,或者故意制造问题又一系列操作隐蔽问题,那不是无能的混子就是丑恶的蛀虫,放到封建官僚都难容。

       解决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举一反三,不仅推进问题的根本解决,而且拓展类似问题的普遍解决,形成固定制度和机制,这就是改革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改革当然也包括反腐倡廉、从严治党和各行各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建设。

       有一句电影台词说得好,大意是,我们不是在办公,是在影响别人的人生;我们不是上班,是为人民和社会鞠躬尽瘁。因为我们的存在,政通人和,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党和政府威望崇高,那是多么美好的人生!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