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观察室 祝齐攀
2024-10-12 22:12
近日,河南某市一家医院门口,数十名医护人员手举横幅,高声呼喊,讨要他们已经八个月没有领到的工资。近年来,医院减薪或欠薪的新闻频上热搜,医院欠薪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也折射出医疗体系运行中的一些矛盾。
医院,这个在人们心中一直与“白衣天使”“高收入”“超稳定”等词汇挂钩的地方,怎么也会陷入资金困境、传出欠薪丑闻?
事实上,现在虽然很多大型公立医院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每天患者人山人海,门庭若市,但实际上,它们的运营压力并不小。经过深入了解,医院欠薪的原因,一是部分医院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或管理不善,如:盲目举债扩大院区,增添大型设备,业务量不足,设备使用率不高,导致资金链断裂。二是随着医保政策(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保飞检、医保基金严管、药耗集采)的不断调整,医院管理者规则玩不转,物价内涵理解不透彻,致使医院收入受到影响,尤其是依赖医保支付的医院,其资金周转可能出现问题。三是医院医疗技术或服务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加之大医院虹吸效应,导致就医量下降,医院收入减少。四是一些医院绩效考核不能跟随医保政策及时调整,存在违规操作、财务管理不规范、账目不清等问题,导致大部分的医院和卫生院都会被医保局处以大额罚款。五是医院买卖合同等外部法律纠纷或者医疗损害赔偿涉诉标的过大,增大了医院的运营压力。六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医院之间竞争压力增大,医院运营成本上升。七是上级卫健部门违规挪用医疗单位的一些费用,并存在该发补贴的不发,该发奖金的不奖等等这些因素交织,导致医院财务陷入困境,员工成了无辜的受害者。
让劳动者勤有所获、劳有所得,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因此,解决医院欠薪问题刻不容缓!这不仅需要医院自身痛定思痛,主动控成本,强管理,向内部改革要效益,更需要政府层面的有力介入。一方面督促有支付能力的单位尽快清欠医护人员工资,协调妥善解决困难医疗机构的欠薪问题;另一方面,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DRG/DIP)改革,将过去的“为治疗过程”付费,改革为“为治疗结果”付费,让医疗机构对于投入和产出有合理预期。第三,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补助性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医院资金链健康,为医院正常运营提供有力保障。第四,还应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管闭环,推动欠薪治理从清欠向防欠转变,积极推动医疗行业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创新,让医护人员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医护工作者是我国重要的就业群体,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工资报酬是他们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每一份工资都牵动一个家庭的幸福冷暖。医院欠薪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关注,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医护人员撑起一片公平与正义的蓝天,共同推动人民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
国廉评论副总监 王维维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