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廉评论网副主编 祁新辉
2024-10-13 10:21
近日,有很多县(市)市区的“二、三马子”所有人,纷纷向国廉评论网舆情中心反映,其住所地交警在查处他们的至亲“二、三马子”时,不仅态度蛮横,行为粗暴,而且先予被查对象违规越章,正人不能正己,故强烈恳请中心对此违纪乱象予以爆光。中心全体同仁,针对如此密集和众口一词地指向执法人的反映,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处于被动地位的“二、三马子”所有人,若不是情非得已,怎敢无中生有地得罪这些直接掌管他们出行、误工、就医、接送学生顺阻的执法人呢!可能是他们的爱车频频被依法查处,心生不满或幸福指数急剧下降,所以才那么“密集”;还有可能是执法人查处他们的爱车时“加戏加码”,当查不当查的被查,当扣不当扣的遭扣,有失公允,才使得他们这番的“众口一词”;再有可能是执法人假以“法不容情”之由,屡将他们的爱车违规查扣,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生活等等。 总之,我中心出于澄清事实和还矛盾双方一个清白的原则立场,紧急要求本网设立在各县的联络处、观察点的观察人员,就地展开“舆情”观察与调研。
不日,三县区的情况陆续反馈上来:赞某县联络处的观察人员说,他们那里的执法人员执法时,像抓舌头似的,设伏在正值上下班高峰期的路边,他亲眼所见一位执法人员,将一位未戴安全头盔的青年妇女当即拦下,该青年妇女意识到自己忘了戴头盔,连忙从车篓里取出戴上,问执法人我可以走了吗?这位执法人说不可以。青年妇女纳闷地问为什么?执法人说你违规在先,戴头盔殿后,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更改违规事实,让你说还能分清守规与违规吗?那还立法定规干什么。青年妇女争辩道:我刚才看见有个没戴头盔的人过去了,你怎么不管?执法人说,我怎么没看见,我本打算教育教育你了事,谁知你还强词夺理,即然如此,那好,请你接受罚款。执法人边说边开具了罚单。
宁某县“舆情”联络处的观察人员反馈:说他在一处关隘遇见两起查处超载的事件:一起是有辆三马子拉着一个孕妇去住院,如加上孕妇肚里的孩子应该算超载。执法人毫不客气的将车拦下后,刷刷就开具了罚单,并将这辆三马子暂扣到指定的停车场里。车主不得不转乘120救护车。执法人告诉三马子车主,停车场不再按天收费。可笑的是车主提车时,车场主却收了他200元的存放费。据一位不愿提名的交警队内部人员透露,这家停车场与交警队内勾外联、五五提成。这位內部人阵阵有词地说:这是个政策的擦边球,清楚人不用细说,可能是上边明白下边有难处,故睁一眼闭一眼地默许下边这样做。
另一起是在同一关隘,同一执法人查处的一辆“老头乐”。“老头乐”的后座上坐着他幸福满满的老伴,应该构不成超载,但这位执法人眼很尖,猝然又将其叫停。原来这辆老头乐上的遮雨棚虽然摘掉,可是那几根支撑遮雨棚的支驾还顽强挺立着。车主说警察同志,我没超载,能不能行个方便?这位执法人一脸艰色地说:不能!加装支驾这事我不做主。车主老头说:这些支驾拧得紧,我拆不下来,再说它现在已起不到遮挡的作用,又不碍事,你就让我过去吧,要不你给我弄下来。这位执法人和颜悦色地说:我弄不下来,这样吧,我给你找个地方弄下来。过位执法人抬手又指向了那家停车场。谁知老两口一进停车场,车场主就把门关牢,让人走车留,如车人同走请补交停车费。老头因有急事说交就交吧,算我倒霉。不过,你得帮我把那些支驾弄下来。车场主说弄下来可以,但再加100元钱拆卸费,叫我说你就让它长着吧,请放心,交过费的违规车辆,再不会有人查你了,可是请你一定拿好这张提车单…
通过各舆情观察联络处、点汇总上来的信息看,反映人反映的问题,不但与事实相符,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从整理到成文感慨万千,认为造成执法人如此执法的原因有三。一是“执法人”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执法为民”的宗旨,或者说他们在背离这一宗旨的路上越走越远。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他们“轻民重权”的思想在作祟,因为执法人执法目的和主体产生颠倒与混乱。理应轻的他们变重,理应重的他们反轻,是大脑里“官本位”的积习,让“服务型”的执法,重走了“管理式”的处罚老路。他们向不以人民群众的喜恶为喜恶,人民群众愈喜欢什么,他们愈打压什么,人民愈恶的他们反置若罔闻。在人民面前他们自持与法等高,从不肯放下与民平起平坐的身段,素不愿向人民喜欢的地方转折。二是他们故意混淆执法的上线和下限,存心不让百姓清楚明白,窃以为只有水混了他们才能摸到大鱼。难怪百姓不明白,他们倒底是为谁执法,执的又是那家的法。三是他们习以执法违法、机械执法为常,原因是法不执他们,执也是为私不为公的灯下黑。五是他们执法为官、唯上的利益输送,或积极为地方财政和加官进爵创收增支。笔者再次认为:人民警察可以不爱人民,但不能打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建议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时,一定要遵纪守法,戴好安全头盔,瑾防不良警察的借题发挥;所以建议头盔生产厂家别再生产那些“吹弹可破”的头盔了,虽说它能胡弄有盔即可,有盔就不算违规的警察,但你不要忘了你也举自百姓,百姓的命可都在你手里攥着。虽说百姓的命不如你的重,但退而求其次地恳请你,千万不要像警察那样将“盔”流于形式。
最后,再建议一下执法人,请你在背离人民的路上把脚步放缓,迷途知返地尽快回到人民中间来,别再那么假模假样和假公济私了。你以为你坐在办公室里或其他什么地方,别人就不知道你了吗?其实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人民看得门清,甚至能达到毫发毕现的程度,因为传媒时代的人民群众今非昔比,他们仰仗的正是传媒的“传”和“媒”的神力,才让他们越活越通透,越活越有底气。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