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AI编辑

作者:国廉评论网 李彦良

2024-12-17 13:34

       现在,一些网络作家写作甚至一些大学生写毕业论文,广泛采用AI编写功能,在社会特别是在专业圈子引起很多争议。以至有些单位开始建章立制,抵御和防范这股新潮。

        新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必然会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和整个社会面貌,甚至改变我们的思维面貌。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论从历史发展趋向看,还是从个人活动看,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甚至不能主导人本智能。

       人工智能的魅力是不可小觑的。比如玉兔月球车,在月球无人的恶劣环境下完全自主工作,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但是人工智能工具,比如无人机、电子狗等等,是由专业工作者随时监视和调控的。写文章、编程序甚至创作,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工具,挡也挡不住,但必须以人的独特智慧为主。创作不是批量生产,创新、创造才是灵魂和价值所在。

       人工智能编辑有效更有限,甚至很可笑。比如,当你提供了图片,它很快会给你编辑文字,可惜有的驴唇不对马嘴,有的毫无联系,而且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乍一看还有点新鲜,看多了面目可憎、欲哭无泪。即使你编写了很好的思路,它附加的内容也未必可靠、适用。别说编辑创作了,就说翻译吧。你语音输入,哪怕是普通话再准,转化、翻译出来的文字,有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甚至很难考证你的原意。

       还比如一些网管平台也采用人工智能,为了监控舆情,设置了敏感字眼,比如“共产党”、“社会主义”“党中央”等,这是非常可笑的。表面反政治、反正确者不对,似是而非、内在负面的内容如何监控没能解决,拥护共产党、宣讲社会主义的正面舆论却同样被扼杀了。名家、专家还好说,不少民间学者的杂文、论文、社会科学著作无处发表,只能走国际书号的路子。造就这样一个意识生态有何意义?就像不辨是非的“一扫光”灭草剂,保护作用不大,破坏作用却是空前的。一刀切式的简单思维和形式主义,永远是我们这个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公敌。

       当然,不是绝圣反智,不是倒行逆施,不是抵制新技术革命和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工业领域、物流领域、金融领域乃至管理领域应用还是非常普及的或者正在普及。让人工智能帮你提供素材、校对、挑错、建议等等还是非常有效的,但有所得必有所失,“帮倒忙”的时候也不少。

       工具永远离不开人,人不能退化为工具的工具。否则,就不是简单的悲哀了!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