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广丰区:“导师”手把手教 考核实打实评

2025-04-28 16:13

在江西上饶广丰区沙田镇沙田村的稻田边,后备干部吕智文正跟着“导师”走村串户。从调解家长里短的矛盾,到谋划村里的特色种植产业,“导师”一步步教方法、传经验。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沙田镇已成为常态。

 图片1.png

2024年以来,沙田镇聚焦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创新推行“导师帮带+动态考核”机制,让村级后备干部快速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双导师”结对,教方法更教担当

镇里为每名后备干部配备两名“导师”——一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和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导师”们不仅在工作上“传帮带”,更在作风上言传身教。港口村后备干部吴少卡至今记得,2024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时,部分村民不理解、不配合,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两位“导师”带着他挨家挨户拉家常、讲政策、算长远账,最终赢得了村民支持。如今,村里巷道硬化了,垃圾箱配齐了,吴少卡也成了村民眼中的“自家人”。

目前,全镇8个村(社区)的16名后备干部全部“结对入列”,累计解决产业发展、纠纷调解等难题40多件。

动态考核,干好干坏不一样

为了确保后备干部真干事、干成事,沙田镇建立“四考四结合”机制,把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群众满意度等20项指标量化打分,通过季度测评、年度考核,结合组织评价和村民打分,全面衡量干部表现。干得好的有激励,跟不上的有压力,真正让能者上、庸者让。

 图片2.png

此外,镇里还注重拓宽选人渠道,从返乡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群体中物色“能人”,目前已有8人加入后备队伍。

如今,沙田镇每个村都储备了1名后备书记和2名后备干部,“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乡村治理新格局正在形成。从“导师”的“手把手”帮带,到考核的“实打实”评价,沙田镇用务实管用的办法,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一批接地气、有能力的“生力军”。(王建斯 王琪)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国廉评论网"或带有国廉评论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国廉评论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本网注明“来源:×××(非国廉评论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问题联系:18201558382;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处理。